5月24日晚,主题为“追梦青春,风舞芳华”的第十届“风之舞”大赛南校区大会堂举行。来自南、北校区共14个学院的舞蹈演员们用优美妙曼的舞姿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逐梦激情。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演员汪洌、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海英、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波担任评委。最终,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

颁奖
《问天梦·舞芳华》
《活着1937》
青春,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在迷失中找回自我,在蜕变中保留初心的过程。英语教育学院的舞蹈《我》正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历程。三个性格不一的女孩,或甜美可人,或古灵精怪,或温婉大方,用她们灵动曼妙的舞姿讲述着自己的成长。一个翻滚,一个抱膝,叙说着青春路上的迷茫和彷徨;一次起跳,一次旋转,透露着重拾初心的喜悦。而在舞蹈的后半部分,背景音从《我》变为了《他》其实也是在宣告青春的蜕变和成长。无巧不成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也选择了同样主题的舞蹈。但与英语教育学院不同的是,他们是以群舞的方式展示着自己对青春的解读。白衣翩翩的少女仿佛化身一群单纯天真的稚子,灵动的舞步,展示少女独有的纯真和活泼;悠缓的音乐,又同时让人感受到了了少女青春时期内心的柔软与挣扎。

《英台初妆》
伴随着悦耳的鸟叫声和袅袅的烟雾,艺术学院的《英台初妆》出场。她们动作潇洒恣意,大开大合,尽显不拘一格的灵动,充满了对初妆的喜悦和青春的热情。她们时而风姿清雅地作揖,时而摇头晃脑摆出看书的架势,时而安静地眺望远处似在遐思,甚至还十分调皮地扯对方的发带,完美地展现了一个女儿娇媚和书生洒脱并存的祝英台形象。而金融学院的《纸扇书生》中,一群素衣雪月的翩翩君子可谓意气风发,纸扇在他们手中舞得行云流水,一开一合间,正契合背景音乐的欢快和朝气。他们无所拘束,衣袖就这么带风一甩,步子就要大步地迈,摇扇一笑亦可,席地一坐亦可,豪放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得意似“一日看尽长安花”,又自信地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正像演出者之一黄译萱说的:“这种书生的狂、趣、雅很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气质。”

《纸扇书生》
一曲《落花》响起,经济贸易学院的《落花》一舞亦缓缓展开。“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本应是感叹花之凋落亦如人之生死的无常感叹。但这群身穿粉白衣裙、如花般的女孩子,用干脆有力的动作和充满感染力的甜美笑容,表现生命的美好和坚强,传达哀而不伤的东方哲学。花落又如何,还未终止,便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间将美绽放到极致。古乐的三两弹拨声里,也有一群姿态袅娜但背对观众的姑娘。她们娉婷一转身,水袖轻划过空气,微微低头里是江南女子的含蓄美。这是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越女吟》。她们或翩若惊鸿,或婉若游龙,动作优雅而流畅。她们还排成一列,逐次探出身来,将手抬高使水袖自然垂下,微微侧头,巧笑嫣然。尾声处,她们使用了古代女子的跪拜礼,有无尽的雅致韵味。
《落花》
当大部分节目都聚焦古典舞和现代舞时,研究生学院的两位同学却选择了相对小众的国标舞《致青春》来展示青春校园相遇、相知、相爱的美好爱情故事。当灯光亮起,两人从舞台的两边一步一步地走到中间。在两人靠近的过程中,音乐也逐渐变得轻快,华尔兹优雅轻盈的律动传递出大学爱情的幸福和甜蜜。最后,两人分开,回到出场位置的设计,寓意着毕业分离的情侣无奈不舍的离别和不忘初衷的誓言。该舞蹈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活,符合追梦青春的比赛主题,得到了汪洌老师的点名赞赏。最终,《致青春》也获得了最佳原创奖。

《致青春华尔兹》
商学院带来的《幻》,跟它的名字一般奇幻。两个姑娘默契配合,跳起了傣族民间舞,头饰的鲜红和服装的纯黑形成巨大反差,配合冷酷的表情、极具张力的动作、灵活扭动的腰肢、灵异的音乐,一开场就带来了一种诡异的气氛,像在施展一种巫术,向上天奉献最原始的虔诚。背景音乐里,隐隐有水流声、鼓点声,还有似乎在念咒的苍老女声,异常清晰地飘散在空气里。最后,念咒声止,两位姑娘将手伸向远方,目光亦向远方而去。而会计学院的《同行》也是一场女子双人舞。她们用舞蹈动作格外生动地展现了两位女兵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从一开始的犹豫到最后慷慨把水让给对方的过程。特别是最后,一个女兵发现另一个女兵已昏厥倒地,拼命拉她起来,可她的身体还是软软倒下。清醒的女兵拼了命,就算在地上匍匐也要将她带走,舞蹈最后就定格在女兵体力不支瘫坐在地上,两只手紧紧拽着躺在地上女兵的一只手,抬头望着天这个画面。她们用肢体语言把那种筋疲力尽和内心的痛苦都很好地展现了。
《同行》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带来舞蹈《活着1937》,在压抑的音乐声中,身穿不同的民国服装的女子如同傀儡一般从舞台的四周登场。她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母亲,有的是农妇,有的甚至仅仅是孩子。随着枪声响起,紧凑的舞步和一次次的倒地之后艰难的起身,将手无寸铁的女子在面临战争时为了活着而痛苦无力的挣扎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突然,一个手抱婴儿的妇女的闯入让他们从麻木中醒来。舞步开始变得坚定而有力,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共同托起了孩子,代表着在绝望中托起了希望。同样获得一等奖的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问天梦·舞芳华》则为我们讲述了我国的航天梦。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一群舞者以刚劲有力、整齐一致的动作,展示了航天工作者逐梦的动力和干劲;随着低谷时期的来临,众人在慢板的音乐声中变得低落,动作也变得缓慢;突然,一个小女孩拿着纸飞机出现在舞台,她对蓝天的向往让大家记住了自己的初心。最后,众舞者将小女孩托起,女孩手里的简陋的纸飞机也变成了精致的飞机模型,寓意着航天工作者鼓起勇气,最终实现了梦想。

《朱鹮》
高级翻译学院的《朱鹮》,呼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一群头戴羽冠的女孩踏着轻灵的音乐出场,手置于冠上,步伐灵巧优雅,腰肢灵活自如,不时伸出手、点点头或用脚点地,举手投足间模仿尽了朱鹮的情态。她们的舞步体现着在大自然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后来,人类出现了并与一只朱鹮共舞,彼此默契,情意绵绵,还有不少托举的高难度动作。而又有人类进几步,朱鹮就退几步,表示彼此相处不和谐的情景,对应现实中朱鹮曾濒临灭绝的真实情况。后来人类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坐在地上看朱鹮们跳舞。他们都低下头,似为对方鞠躬致敬。最后,人类与朱鹮牵起手凝望着对方,表示人与自然又一次达到了和谐,也对应了在人类精心保护下,朱鹮物种复苏的现实情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幻》
最后,汪洌对整场比赛进行了点评,汪洌肯定了此次比赛舞种多样,表演形式也很丰富,同学们平时对舞蹈的关注很多,像我校这样的非专业艺术院校对音乐的理解并不亚于专业的,在舞蹈理解、音乐修养方面都有一定高度,他同时指出,“建议大家在作品选择上更纯粹一点,选择更多适合大学生,反映大学生生活,反映大学生精神气质的作品。也希望大家更放开一些,拿出一点想法,尝试编创属于自己的舞蹈”。
附:
获奖名单:
一等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二等奖:艺术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金融学院
三等奖:法学院、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优秀奖: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教育学院
最佳原创:研究生学院
优秀组织奖:法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校园舞蹈之星:袁艺、黄智颖、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