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23至24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与战略选择”滚动期建设规划论证暨“全球经济治理热点问题”圆桌会议于北校区行政楼国际会议厅召开。会议为期一天半,第一阶段为项目规划论证,第二阶段为全球经济治理前沿问题研究,主要议题有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范式新议题、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全球经济治理学科建设。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隋广军,副校长何传添、阳爱民,创新团队带头人、成员及相关老师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到全球经济治理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为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出谋划策,规划论证及圆桌会议会分别由阳爱民,辽宁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专家组组长程伟,第二阶段的全球经济治理学科建设研讨会由广东国际战略院秘书长李青主持。

会场全景
隋广军在致辞中感谢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发展,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愈发凸显,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校针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际治理问题深入研究,2009年在省政府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第一期的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即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研究,经过五年的研究和积累,我们现在获得滚动支持建设,希望产出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并请与会专家就创新团队建设与项目研究多提宝贵建议。各位专家和嘉宾在这齐聚一堂,共同为项目的建设出谋划策,大家的真知灼见,一定能使项目研究进一步凝炼建设目标,聚集核心任务,突出特色优势,全面提升创新力,希望此次论证会就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碰撞出新火花,提出新思路,贡献新智慧。

隋广军致辞
团队带头人、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伟光就前期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团队建设内容进行了汇报与说明。创新团队项目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与战略选择”为研究内容,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前期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性取向、政策性转化、合作性形成和跨科学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在新一轮滚动支持计划中,该团队拟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新背景,进一步深化聚焦研究,协同打造团队的升级版。围绕全球经济治理这一核心方向,团队确立了目标定位的四个跃升或转向:一是从探索性的学术研究上升到理论体系的构建;二是由经济学研究积累发展到新型交叉学科探索;三是从热点追踪研究到重大问题的理论与政策深化;四是从全球经济治理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该团队滚动支持期间,将重点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思想、新规则和新领域,突出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战略的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
各位专家在相互交流环节高度肯定了创新团队一期建设成果和滚动期建设规划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各抒己见,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认为首先要从全球经济治理的功能与机制这个角度来加强研究;其次要强化全球经济学的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指出,面对新的国际发展新环境,中国要找到自身准确定位,评估自身优势和作用,再新定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方式,提出让国际社会接受新概念新表述,同时在加强理论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研究,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等。各位专家还从构建学科、促进学科发展的哲学范畴、理论体系、制度框架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就全球经济治理能否成“学”,能否发展为“学科”的现实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了诸多共识,进一步推进了全球经济治理建设的理论思考。专家们畅所欲言,会议气氛热烈、思想交流深入,是一次头脑风暴会。
经过论证,专家组长程伟宣读了书面论证意见。意见认为,该团队计划切实可行,预期目标可以达到,同意团队计划实施,进行研究,希望该团队计划突出问题导向,凝练问题研究,发挥团结协作、协同创新的精神,加强与国内国际相关机构的战略合作,努力打造富有创新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嘉宾还有闽江学者、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陈国进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教授,中国商务出版社郭周明社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刘文革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武心波教授,人民日报内参部主编辛本健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谢来辉副教授等。
合影
项目简介: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是一个培养长江学者的平台。我们省非常重视这一平台,在前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运行也比较成功,成果的前沿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其中陈伟光教授的创新团队在今年5月份的结项考核中获评优秀,并获得2018-2020年滚动支持,是我省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开展以来获得支持的2个文科项目之一,是今年全国获得滚动支持的7个人文社科类创新团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