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网!

首页 > 要闻快讯 > 校园动态 > 正文

要闻快讯

【实验室巡展】研究类:借脑科学探讨双语 学科融合研究语言

发布于:2017.05.31

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学校建设了双语认知与双语教育实验室、语言工程学实验室等研究型的实验室,其作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与2012年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并获得一致好评。成为我校在广东地区率先成立的以研究外国语言为主要方向的科研机构,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的科研项目。

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

实验室概况

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在2012年正式挂牌,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自2013年入选校级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以来,主要关注双语认知、双语学习和口译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围绕研究方向团结攻关,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实验室目前共承担有28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其中1项为国家社科重点课题,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次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是我校重点平台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及主要任务

2014年以来,实验室根据自身优势及国内学科发展的趋势,明确了实验室研究的核心,即双语认知与双语教育。首先,实验室以双语的问题为导向,强调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双语认知”研究各种不同双语者或者多语者语言理解、产出、或者学习过程中心智或者大脑成面所进行的运算,强调两种语言的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所带来的各种后果;“双语教育”研究两种或者多种语言学习的效率及方法等。前者侧重理论研究,后者侧重应用研究。

其次,实验室针对目前我国的中英文之争,借助学习科学及脑科学的理念,拟集中研究汉英双语能力,主要任务包括:1)研究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环境下双语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2)探讨母语及外语教育互相促进的高效学习模式,以及语言学习与思维及文化培养的关系;3)建立开放式的母语及英语学习诊断、咨询平台,服务社会。从双语认知的角度探讨双语学习,克服以往母语与外国教育之间一直存在的隔阂与冲突,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来自文科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钟同学在使用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后称赞道:“实验室的设备齐全,对做实验给予了器材、场所、后期数据处理功能的支持,对我们学科关于认知、审计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是于2013年12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省普通高校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也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个省级文科重点实验室。2014年6月,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正式挂牌启动。2014年12月,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被批准为广东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平台。

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个与语言相结合的重点实验室,从语言学习与语言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借助现代信息处理研究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融合研究语言教学、语言学习及语言研究中的相关科学问题,改变传统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产出高水平、高显示度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于国家语言文化战略发展,预期建设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平台。

语言工程实验室

特点与功能

语言工程实验室是我校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具有先进的学科带头作用。实验室每周一次的定期学术论坛和不定期研讨会,吸引了各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教师等积极参与,大家对相关话题进行积极探讨,交流研究成果,答疑解惑,反响热烈,已成为语言工程实验室的最大特色之一。

实验室包含会议室、数据分析室及访谈室三部分,会议室可同时容纳25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投影白板等设备,方便师生在研究时互动、演示,以针对研究课题展开学术研讨会。数据分析室供师生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文本、语音等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实验室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科研究和发展提供便利和服务,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与学术多样交流。

研究成果

   实验室成立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广大学者的刻苦专研。

刘建达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其代表作Measuring Interlanguege Pragmatic Knowledge of EFL Leaners 曾发表于Language Testing 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获得国际语言测试学会颁发的最佳论文奖Lado 奖、广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刘建达教授现担任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总负责人。

曾用强,教授,全国英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一直从事语言测试、计算语言学及远程英语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取得可喜成绩。近几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基于语料库的自适应性学习模式》、《个性化自适应性测试初探》、《测试项目相对难度假设》、《自信心与语言测试行为》、《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基于语料库的练习自生成系统》和《现代语言测试的新发展》等。近几年主持的项目有:广东省英语听说考试自动化评分项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阅读子量表项目近几年出版的专著有:《课堂评估与外语教学改革》《广东省计算机辅助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实验室

在“一带一路”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中心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为根本,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而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实验室就是其中的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坚持“建设国家级新型高端智库”的初心的重要基地。

奏响“一带一路”主旋律的广外音符

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实验室,位于六教A415,于2015年建成。同年,学校完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数据库”(简称“海丝数据库”)一期开发。实验室占地150余平方,配置了电脑及相关多媒体设备,主要实验软件包括监测预警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研究成果数据库、海丝特藏馆、统计数据库。

海丝实验室研究成果

成绩辉煌,继续谱写丝路新篇章

自2015年10月以来,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利用海丝数据库中各大子数据库进行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咨询报告、项目研究、发表论文、智库丛书、媒体专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制重要咨询报告10篇、获中央、省各级领导肯定,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及研究项目15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6篇,出版智库丛书26本,在国内外知名媒体专栏发表文章10余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联系电话(工作日接听):(020)36204310、36209514、36209524

邮政编码:510420

微信公众号:广外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