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网!

首页 > 招生专业 > 专业介绍 > 正文

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朝鲜语(法学双学士学位)专业

发布于:2025.03.07

专业信息表

专业名称

朝鲜语法学双学士学位)

建立时间

2025

所在学院

亚非语言文化学院

所属学科门类

外国语言文学法学

是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实力如何?

本专业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亚非学院和学院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而建立,是国内首创的朝鲜语-法学双学士学位专业。本专业的开课单位朝鲜语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华南地区最早开设的朝鲜(韩国)语本科专业;2007年获评教育部特色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朝鲜语专业是教育部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所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06年获批设立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培养朝鲜语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2015年获批设立朝鲜(韩国)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培养韩国语口译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本专业目前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法学专业2010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2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广东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评为广东省“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获评为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30余项,教育部、司法部、农业部、广东省、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课题100余项。

近年来,朝鲜语专业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下:

2007年 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 教育部

2010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广东省教育厅

2019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

2020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基础韩国语》) 教育部

2021 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教育部

2022 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基础韩国语》课程群) 教育部

2022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韩国语阅读(1)》) 广东省教育厅

2023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韩国语写作(1)》) 广东省教育厅

 

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专业实行朝鲜(韩国)+法学”的跨学科教育模式,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韩国)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对象国社会和文化等基本国情,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与英语交际能力,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涉外法治、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互联网、媒体、信息咨询等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等,从事翻译、教学、研究、涉外法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我国及对象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基本国情有较深刻的了解,具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志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 具有良好的语言专业素养,扎实掌握朝鲜(韩国)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基本技能。

3. 全面掌握扎实法学基础理论,具有国际视野、强烈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国内与涉外法务。

4.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从事涉外法务工作;学生应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包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体系和实践,并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谈判。

5. 掌握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重点掌握语言学、翻译学、法学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

这个专业学什么?怎么学?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韩国语语音、基础韩国语、韩国语视听说、韩国语阅读、韩国语写作、韩国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朝韩概况等朝鲜语核心课程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商法、合同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以及法律思维与表达、法律文章选读、法律专题口译等融合课程。两部分课程相互补充,既保证了学生的专业深度,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广度。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化学习环境,实行“3.5+0.5”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每个学生在读期间均有机会赴韩国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本专业已与朝鲜和韩国的19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包括汉阳大学、庆熙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学生通过留学,可以进一步巩固语言能力和学知识,同时了解对象国国情,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个专业有何广外特色?

本专业是国内首创的朝鲜语学双学士学位专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够填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空白,为社会提供独一无二的人才资源。本专业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亚非学院和学院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而建立,具有较强的合作性和协调性,能够充分利用两院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全面而高效的教育服务。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为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且贴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此,本专业采用“3.5+0.5”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拥有充分的在线教学资源,牵头建设了“名师云课荟萃”在线学习平台和1000余个语法点约5000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本专业将教学的重难点——语法教学通过微课的方式呈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拓展教学时空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本专业对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和较多成果,建成了一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两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均为线上线下混合式。

另外,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本专业的开课单位朝鲜语专业近三年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教研项目10项,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7部,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教研论文30余篇;核心课程——《基础韩国语》是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同时还拥有两门省级一流课程——《韩国语阅读(1)》和《韩国语写作》(1)》;建设的“《基础韩国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为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本专业的开课单位学专业近5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吴玉章青年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0余项。

专业就业升学前景如何?

本专业预期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政府部门如外交部、商务部、银保监会等涉及与朝鲜半岛国家交流合作的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如仲裁委、调解院、域外法查明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企业单位如涉及与朝鲜半岛国家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文化交流等的企业单位;教育科研如高校、科研院所、智库等从事朝鲜半岛国家的法学研究和教学的机构。

本专业就业前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去向主要为国家机关、中外企业、考研或留学。就业单位主要有政府部门、大型金融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等,如:中国银行、平安、汇丰、华为、网易、腾讯、大韩航空、三星集团、LG集团等。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广东省内城市。此外,较多学生选择出国或在国内读研深造。近三年,境内外升学率达到20%以上。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联系电话(工作日接听):(020)36204310、36209514、36209524

邮政编码:510420

微信公众号:广外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