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网!

首页 > 招生专业 > 专业介绍 > 正文

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印度尼西亚语专业

发布于:2025.03.13

专业信息表

专业名称

印度尼西亚语

建立时间

1970年

所在学院

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

所属学科门类

外国语言文学

是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是否为省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实力如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专业成立于1970年,是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东(南)亚语群、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东省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专业之一。2019年12月底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2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成立五十年以来,在老一辈印尼语教师的辛勤耕耘下,薪火相传,为国家各级部门和社会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印尼语人才,在印尼语教育和中印尼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中国立场及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具体是指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言知识和能力,了解对象国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概况,并具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本专业毕业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2.培养目标2: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语言基础及更强、更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目标3:在具备扎实的印尼语+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上,了解国际语言学、文学、政治、历史、文化等相关学科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培养目标4:兼具家国情怀、中国立场及国际化视野和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网络时代的各种新技术、新媒体、新业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认识度,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并能将其运用于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中。

5.培养目标5:结合新文科建设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的区域国别研究能力,掌握区域国别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及锐意进取精神,拥有较高的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及决策能力。

 

这个专业学什么?怎么学?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基础印尼语、高级印尼语、印尼语视听、印尼概况、印尼语笔译、印尼语口译、印尼语写作、印尼语语法、印尼文学作品选读。

本专业实施中印尼合作办学“3.5+0.5”和 “3+1”模式,大三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资助前往印尼相关高校留学半年至一年,近距离感受印尼的社会与文化,进一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印尼语专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印尼语言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印尼语语料库实践,印尼新闻编译小组,东南亚风情节,印尼乐器昂格隆体验活动等。

再者,为提高学生的印尼语应用水平,印度尼西亚语专业还积极组织多项印尼语技能大赛,如印尼语影视剧配音比赛、印尼语语音语调比赛、印尼语演讲比赛、印尼短视频比赛、印尼乐器比赛等。

 

 

这个专业有何广外特色?

1. 培养模式

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精彩纷呈的课外实践是印尼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本专业实施中印尼合作办学“3.5+0.5”和 “3+1”模式,大三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资助前往印尼相关高校留学半年至一年,近距离感受印尼的社会与文化,进一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国际交流

印尼语专业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印尼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如布拉维嘉亚大学、卡渣马达大学、日惹国立大学、万隆巴顺丹大学等,为本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了平台。印尼驻广州总领馆举办印尼相关文化活动都会邀请我校师生参加。

3. 实习实践

教师们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021年至今,共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通过与广州泰领翻译有限公司签订校外实习基地,有需要时为公安出入境单位提供口译服务。

4.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语言知识和能力,了解对象国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概况,并具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本专业采用“印尼语+微专业”培养模式,微专业模块涵盖五个领域,分别由区域与国别学院、法学院、中文学院、会计学院、经贸学院组织教学。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确保学生在深耕印尼语专业的同时,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专业就业升学前景如何?

从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看,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印尼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之一,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旅游、文化交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位于印尼的“雅万高铁”是我国“走出去”的第一条高铁,也是“一带一路”项目的标杆工程,印尼语专业毕业生可以服务于这些领域,成为推动中印尼合作的重要力量。此外,中国与东盟(ASEAN)的合作日益紧密,印尼作为东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印尼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随着中印尼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尤其是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既懂印尼语又熟悉两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在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物流、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印尼语人才的需求尤为旺盛。此外,印尼作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也持续攀升。与此同时,随着中印(尼)关系的不断深化,外交、国际关系等领域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为印尼语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从近年来就业数据看,印尼语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大多数毕业生在国家各机关部委、印尼驻华使领事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高等院校等从事相关工作,为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中印尼两国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此外,部分毕业生选择印尼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联系电话(工作日接听):(020)36204310、36209514、36209524

邮政编码:510420

微信公众号:广外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