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养模式 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精彩纷呈的课外实践是泰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本专业实施中泰合作办学“3.5+0.5”和 “3+1”模式,大三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资助前往泰国相关高校留学半年至一年,近距离感受泰国的社会与文化,进一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国际交流 中国人民所熟知的泰国诗琳通公主殿下曾三次莅临我校,关注我校尤其是泰语专业发展情况,并先后两次为我校题字“博学”、“友谊之桥”。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诗琳通公主走进我校泰语课堂,2006年4月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2013年10月以泰国陆军尉官学院教官身份率团来访交流,观摩本专业泰汉同声传译教学,并予以高度评价。 泰语专业注重加强与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友好关系与密切往来,联合举办每年度的泰国水灯节、泰国泼水节等文化推广活动,以及国内国际泰语教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赞助我校设立了“泰国文化室”,成为本专业文化实践的重要场所。2014年专门设立了“总领事奖学金”项目,用于奖励本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年由总领事亲自来我校为获奖学生们颁发奖学金。 泰语专业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泰国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如朱拉隆功大学、曼谷大学、清迈大学、正大管理学院等,为本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了平台。其中,朱拉隆功大学与曼谷大学与我校设有互换项目名额,为学生赴泰交流学习提供了顶尖的学术平台与坚实的政策保障。 3. 实习实践 泰语专业建立了多个海外实习基地,包括泰中人才交流协会、泰华传媒集团等,并与泰中新闻网共同开展“跨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提升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运用与实践的平台。同时,教师们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015年至今,共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 4.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泰语语言知识和能力,了解对象国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概况,并具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本专业采用“泰语+微专业”培养模式,微专业模块涵盖五个领域,分别由国关学院、法学院、中文学院、会计学院、经贸学院组织教学。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确保学生在深耕泰语专业的同时,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