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网!

首页 > 招生专业 > 专业介绍 > 正文

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教育学(英语教育)专业

发布于:2025.03.31

专业信息表

专业名称

教育学(英语教育)

建立时间

2006

所在学院

英语教育学院

所属学科门类

教育学

是否为省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实力如何?

2021年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教育厅)

2018年 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广东省教育厅)

2018年 校级特色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教育学(英语教育)专业践行“国际化、校本化、个性化、人性化、立体化”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掌握良好的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富有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复合型高级英语教育专门人才。本专业立足教育学与英语语言文学交叉学科的特色,秉持“教育强、英语优”的人才培养理念。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以全英教学的教育学模块课程为培养的落脚点,同时以语言模块课程强化英语学科的语言能力,实践阶段突出学生教学能力与班级管理能力,通过“以赛促学”和教育实习、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本专业培养目标包括: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基本的科学素养,胸怀国之大者,践行教育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培养目标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培养目标4:了解英美国家教育与文化,具有基本的国际教育交流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个专业学什么?怎么学?

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既包含通识课程,也包括专业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习与劳动、毕业论文等)以及大类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创意写作、英语中级写作、英语教学原则与策略、英语教学法、高级英语等。在专业融合方面,首先,注重实践教学技能的训练。通过增加实践类教学课程(如新开设“外语课堂教学管理与班主任管理”、“英语技能教学及微格实训”、“创意英语写作”)等,支撑学生达到教学技能的目标;其次,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交际英语”、“英汉笔译”等课程,优化交际英语教学体系,支撑学生胜任跨文化交际活动和工作;第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融入。通过设置跨学科类课程(如开设“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国文化专题”等)鼓励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生依法治教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本专业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利用交际教学法、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微格教学法、形成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和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打造和形成“师生共建、教学相长”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此外,本专业也注重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专业成长同步培养,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实现“产学研用、科研育人”。近年来,一大批学生参与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教育调查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当中并屡创佳绩,专业建设和科研育人成果丰硕。

这个专业有何广外特色?

培养模式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娴熟英语应用能力、强烈跨文化意识的复合型高级英语教育人才。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教育强、英语优”的培养理念,基础阶段强化具有教育学特色的英语教学,专业阶段突出英语教学的教育学特色。通过具有广外特色的教育学专业学习,学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英美国家教育与文化,具有基本的国际教育交流能力;具有较好的英语教育和科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育和教学研究能力。

国际交流方面,本专业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与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学习和交流机会。学生可以通过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海外实习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本专业还邀请海外专家和学者进行短期访问和授课,为学生带来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实习实践方面,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为期八周的专业实习,通过参与中小学及教育机构的实际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多地建立实习点30余个,学生有机会在执信中学、天河外国语学校、深圳市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此外,通过Micro-teaching王争霸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在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和“微专业”课程,拓展知识面和专业技能。学院坚持“英语优、教育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国际交流、企事业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就业升学前景如何?

本专业积极响应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英语教育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就业率保持高位,升学渠道多元,体现了专业的高就业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本专业立足华南地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英语教育人才。通过国际化教学和实践,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以及广东省“新师范”建设的深入推进,本地市场对高素质英语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专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教育理论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人选。毕业生不仅能在中小学及各类培训机构担任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能在涉外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交流工作。

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均保持“三高”:第一,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近5年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高位,毕业生就业层次多样,包括中小学、教育机构、企业和国家机关;第二,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高。毕业生对本专业满意度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第三,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高。本专业毕业生获用人单位认可度高,社会声誉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中既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若浩(2010届)、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林苡(2017届)、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芳彤(2012届)等青年学人,也包括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副校长黄少卡、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副校长姜薇等一批杰出的教育工作者。

除了选择就业之外,还有许多毕业生选择进入海内外知名学府进行深造,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都留下过本专业学子的英姿。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联系电话(工作日接听):(020)36204310、36209514、36209524

邮政编码:510420

微信公众号:广外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