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网!

首页 > 招生专业 > 专业介绍 > 正文

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社会工作专业

发布于:2025.04.02

专业信息表

专业名称

社会工作

建立时间

2007年

所在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学科门类

法学

是否为省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专业实力如何?

1.2024,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刘春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2023,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社会建设咨询专家(刘春燕),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2024,全国数字化社会工作创新大赛初赛一等奖、特等奖,总决赛二等奖,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

4.2024、2023,广东省高校大学生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研究生组、本科组)二等奖,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

5.2023,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初赛二等奖,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

6.2021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关于在粤外籍人口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7.2020国际认证驱动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

8.2020“亚洲校园”背景下“三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

9.2018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广东外来移民管理服务情况调查研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10.2011,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课名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彭未名)广东省教育厅

这个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本专业以“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为基本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临床实务、项目管理、组织运营、政策倡导等专业工作,可在民政、卫健、人社等政府部门,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和企业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经过进一步深造后可从事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1:思想正确、道德优良,承诺恪守学术道德,培育学术品格,磨炼科研本领;

培养目标 2:拥抱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健康学术生态;

培养目标 3:明确“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科研伦理,明晰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

培养目标 4:熟练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和知识,熟谙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和相关民政、劳动等社会服务领域,熟悉工会、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领域,熟稔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相关政策;

培养目标 5: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服务机构运作模式和跨文化交流技巧,胜任服务策划、执行、评估、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这个专业学什么?怎么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等,在此基础上还会学习人机交互设计、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创新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项目策划与管理、调解理论与实践、(国际)社区治理理论与方法专业课程

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时,建议学生们着力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提升实务技能水平全力丰富专业道德素养

1.着力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要伦理准则等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社会调查、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了解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以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了解国情和国际知识,熟悉国内外与社会工作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努力提升实务技能水平。具备社会调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基本实务能力,以及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评估、社会政策倡导等基本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社会统计软件等操作能力,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创新社会工作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开展社会服务、运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

3.全力丰富专业道德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品质高尚,法律意识强,自觉遵纪守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社会工作,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对社会工作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及时更新、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这个专业有何广外特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1)研究型教学。结合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并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调研大赛。(2)双语教学。重视教师双语课程建设、学生境外交换学习,创造条件大力推进本科生校际、国际交流。(3)协同教学。通过开展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协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相结合。

基于以上培养模式,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广外特色和专业优势1服务国际社区。强化社工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积极凝练和彰显社区社会工作、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特色,设置包括社区社会工作、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国际社区治理等相关课程。2服务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设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等主干课程,强化心理学专业知识在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情绪疏导、戏剧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服务方面的运用,加大心理辅导技巧的应用力度,为社区心理服务的识别排查、预警分析和及时干预提供专业支持。3培养多语种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国际化人才。依托学校的多语种、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优势,拓展国际社区的社工介入服务深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实施专项合作培养计划。4巧妙发挥跨专业跨学科合作优势发挥所在学校、学院的学科优势,积极与心理学、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和外国语类专业联合探索跨专业复合型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增进社会学理论、心理学辅导技巧、行政管理学治理视角等对社工专业在时政关注、理论素养、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优势特长,为社工人才从理论基础到实操技能、从敏锐视角到实践应用的培养提供保障。

专业就业升学前景如何?

2023年3月,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正式组建。自此,社会工作的专业关注、人才培养和就业升学更受青睐: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专业化服务需求的增长,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工作是与国际接轨、应用性强、前景看好的新兴专业,主要涉及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等领域,是一个关注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问题,并致力于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学科。它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追求美好生活,对社会,尤其是对困难群体有巨大的需求。

全国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约为10000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23 年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人数首次突破 100 万,热度持续上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近三年有24%的毕业生进入国(境)内外高校读研,其中2021届本科生毕业生升学率高达32%;约80%毕业生选择在广东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深圳、广州、佛山、中山居多),就业区位优势明显,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前景好。

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方向有社会工作、民政、学校、医院、妇联、慈善机构、社会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社会组织、社会保障单位、公共管理部门等。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联系电话(工作日接听):(020)36204310、36209514、36209524

邮政编码:510420

微信公众号:广外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