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学习内容包含3大板块:舞蹈学科历史与理论、舞蹈专业技能、艺术学人文素养。 舞蹈学科历史与理论板块以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为目标,以《舞蹈解剖学》《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教育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中西方舞蹈史》《芭蕾舞简史》等课程为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主要包括: 1.对我国文艺方针、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充分认识,对国内外舞蹈艺术实践、理论发展动态的了解; 2.对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等主流舞种的艺术特性和构成要素的掌握,对舞蹈解剖学、舞蹈教育学、舞蹈艺术概论等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的熟悉和了解; 3.对与舞蹈相关的基本史实、基础知识、社会人文的掌握,对各类舞蹈人物、事件、创作理念、艺术流派等内容的较为全面的认知; 舞蹈专业技能板块以形成符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基础》《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舞蹈编导》等课程为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主要包括: 1.对舞蹈表演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扎实和系统地掌握,对不同舞种、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舞蹈作品在舞台上表演的应对能力; 2.对科学有效的舞蹈教育理念、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对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 3.对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编创与排练方法的掌握,依据演艺需要,对各类作品进行改编与复排,在服饰、道具、化妆、音乐的选用与设计上有独到审美,使作品有良好的呈现效果。 艺术学人文素养板块以各类公共课程为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主要包括: 1.在政治思想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在人格、职业成长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文艺职业认同感,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在文艺修养和创新意识上,对人文社科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有初步认识,对艺术学相关学科发展的过去、现状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认识不同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规律。 |